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

觀點論辯:一生之計306曾怡甄



觀點論辯:一生之計306曾怡甄
因為勤,歐陽脩從清寒孤兒變成了宋代著名的文學家;因為勤,道爾頓刻苦自學,成了近代化學的奠基者;因為勤,高爾基努力不輟,小小學徒搖身一變,成了近代西方的大文豪。
古人言:「一年之計在於春,一生之計在於勤。」這些人騰達之因,都是起因於從小清寒的家境,觸發了他們不服輸的精神,再基於一顆奮發向上的心,持之以恆的努力下去,終成了顯赫的人物。勤奮的目的,無非是希望將來能對社會有所貢獻,或者在未來能有個舒坦的人生,然而故事中的年輕人,耽溺於現階段的安逸生活,不願再付出努力以得到更多。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?全因現今優渥的物質環境,人們衣食無缺,無需為了將來要過的生活而奮鬥。為了將來而勤奮戮力,似乎已非必要,但生命無常,孰料未來的生活是否如目前一般平順舒適?
若是突生變故,沒有了勤勞的習慣,是否耽於安逸而不知所措?
老人所言,無非是經歷了早年困苦的階段,為了使未來生活更理想而鑄成了「勤」的習性,縱使現今生活的物資需求已不虞匱乏,但不能因衣食無缺而安於逸樂。孟子云: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安處於無憂無慮的生活,不知勤進,結束始終就像唱歌的蚱蜢一般,好日子過盡,孟冬時節只能望著溫暖的螞蟻巢穴,瑟縮一旁獨自興嘆了!
飯店總裁嚴長壽,因為願意勤奮不懈,造就了臺灣旅館業的奇蹟;台塑前總裁王永慶,因為勤奮不輟,帶動了臺灣重工業發展的渦輪動力。也許我們該向伊索寓言螞蟻過冬的螞蟻學習,即使在蔭木蟬鳴的夏中,也隨時為度過寒凜霜冬作準備。人生之計,實為我們持續進步的泉源,也預防了遭逢挫敗時坐吃山空的可能。持守勤進;讓「勤」字永存在自己人生的字典中。

【老師評語】文章以「勤」為中心,並貫穿全文。主旨鮮明,論述理路清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從這裡,我看到了幸福 223 劉韋岑

從這裡,我看到了幸福      223 劉韋岑      拂上腳指的淡藍海波,輕柔卻不失一股沁涼,在平坦細緻的層層沙礫上,靜靜的舖陳著。我遠眺著一望無際的海平面,帶股鹽味的徐徐海風瀰漫鼻息,絲絲飄散入心田,幻化成一絲絲一點點的幸福。那是一段浩瀚汪洋與我之間的美妙邂逅,亦是...